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稻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94年)
材料二: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知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三:
材料四:100年来中国大陆乡村建设…….第三阶段是1945~1978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经常走向极左,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第四个阶段是1978—2003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
——李昌平《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中期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结合材料,并联系唐朝中期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国民党“民生主义”的内涵和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一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土地政策是如何继承发展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
(4)材料四中说:中国大陆乡村建设在第三阶段的“经常走向极左”,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第四阶段的“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两个阶段的乡村建设又有什么共同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国国情而言,对民生问题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近代史上,西方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二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为此,他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以后,李鸿章又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请回答:
1)列举材料一中提到的“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使中国人遭受“耻辱性失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名称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哪些积极影响?( 4分)
3)你如何理解西方侵华的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的历程中,引领着中国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
材料一:
图一:孙中山图二:毛泽东手迹图三:1992年春的邓小平
材料二: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
孙中山为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做了哪些努力?当时两党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何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
2)邓小平理论主要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精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两大理论产生的共同因素。(3分)
3)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全面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7分)
以下三段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请阅读材料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值此我就任总统之际,我的美国同胞们肯定期望我以我国当前形势所要求的坦率和果断来发表演说。现在的确是到了坦白而勇敢地讲明真相,讲明全部事实情形的时候了。
材料二我们既然有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政府形式,为这一目的以这种方式采取行动便是可行的。我们的宪法简明而讲求实际,总是可能根据特殊的需要在重点和安排上有所改变而无损于它的基本形式。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立宪体制不愧为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最稳定持久的政治结构。它经受了领土大扩张、对外战争、痛苦的内乱和国际关系的考验。
材料三我将向国会要求对付危机的最后手段——向紧急状况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如同确实遭受外敌入侵时应该授予我的大权。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罗斯福所提的“真相”是指什么?为了克服真相中所发生的那种危急形势,罗斯福实施了新政。新政的措施有哪些?你认为哪项措施影响最大?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罗斯福所指的 “立宪体制”是根据什么原则构建的?这个立宪体制在罗斯福时期以及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起了什么影响?
世界现代化进程最早发端于英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和整个世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英国这样一个不大的岛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引领者”这一问题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请你从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方面为这个兴趣小组概括出英国所以能成为“现代化潮流引领者”的理由。
下面是编辑中的“上海地区近代历史报告”的三张资料卡片。
请参照范例,以“抗争篇”和“新生篇”为主题分别一个发生在近代上海的历史事件,条目自定,简介限60字以内。
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