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7-9题。图示区域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针阔混交林 |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 B.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 |
C.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 |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水稻 |
B.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
C.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 |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企业化种植园 |
下图为某处地层的地质剖面图。图中①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板岩 | D.石英岩 |
侵入丙的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沉积岩 | B.岩浆岩 |
C.变质岩 | D.资料不足,无法判读。 |
下列关于①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岩石由于冷却缓慢,结晶充分,矿物晶体颗粒较粗 |
B.该岩石常保存有动植物化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
C.该岩石岩性致密,密度较大,具有片理构造 |
D.该岩石矿物晶体颗粒细小,甚至不成晶体,多气孔 |
下图表示A地某日的所观察到的太阳运行轨迹,其中箭头表示太阳运行方向,E、W、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当太阳位于图中B点时,北京时间为16点。据此回答小题。A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60°N,120°W | B.60°N,60°E |
C.70°N,180° | D.70°N,60°E |
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A.地平正北方向 | B.地平东北方向 |
C.地平东南方向 | D.地平正东方向 |
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图完成小题。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甲、乙表示地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代表陆地 |
B.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 |
C.环节④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D.人类活动对环节③的影响最大 |
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 甲、乙表示地表,则甲处的自然景观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景观 | B.热带草原景观 |
C.热带荒漠景观 | D.热带季雨林景观 |
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环节③为()
A.北太平洋暖流 | B.秘鲁寒流 |
C.日本暖流 | D.加利福尼亚寒流 |
下图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断以下:
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A.![]() |
B.![]() |
C.![]() |
D.![]() |
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小题。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
A.一直沿正东方向 |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 |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 |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
D.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