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政治,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表明李大钊:

A.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B.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发动群众开展抗税斗争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生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族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秀清),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你认为文中的“主题”应该是()

A.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重建汉族政权
B.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和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
C.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D.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使之与民族资产阶级一起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这集中体现在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结社、迁移等自由
C.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D.国民享有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

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
①正确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③认为推翻清朝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④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