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的有关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实验药品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 Na2CO3② NaOH ③ Ca(OH)2④ NaHCO3⑤ NH4Cl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现将C处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的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D中的铜片慢慢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制取气体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种(不包括连接装置)。
(2)B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中铜片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Cu片溶解的速率加快,可向D处的溶液中加入下列少量物质中的___________(填下列各项序号)
A.Na2CO3 | B.AgNO3 | C.H2SO4 | D.FeSO4 |
(4)图E中持续通入氧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其不足之处以及应如何改进,谈谈你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计算说明这次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1)若某药品质量约为32.0 g,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其质量,若用↓表示在右盘放上砝码,用↑表示将砝码取下,在下列表格的空格内,用↓和↑表示相应砝码的放上或取下。
50 g |
20 g |
20 g |
10 g |
5 g |
(2)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图中操作②中应该填写的数据为________,实验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用“偏高、偏低、无影响”表示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①用量筒量取液态溶质,读数时,俯视量筒,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②将量取液态溶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③定容摇匀后,有少量溶液外流,对所配制溶液的浓度________。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氨气的化学性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未画出),其中A为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
a. NH4HCO3 b. NH4Cl c. Ca(OH)2 d. NaOH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填代表备选试剂的字母);此时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填名称)。
(2)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浓硫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铜片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待实验结束后,将B中固体混合物溶于5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产生无色混合气体甲,溶液呈中性,则实验前B中原有Na2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mol。
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由于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剧毒CN-离子,而逐渐被无氰电镀工艺替代。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
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回答下列问题:
⑴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则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____(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⑶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戊中盛有含Ca(OH)2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________,请说明该测得值与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还是偏低____?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固体混合物A出发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G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溶液H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收集气体C,可选择下图装置中的________.
(2)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在操作②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
(3)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中,要获得干燥纯净的黄绿色气体F,可以将它通过如图中的装置,其中瓶Ⅰ中盛放的是_________,瓶Ⅱ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必须吸收多余的气体F,以免污染空气.下图是实验室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F的装置,为防止产生倒吸现象,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原理为:3NaClO + 2Fe(NO3)3 + 10NaOH=2Na2FeO4↓+ 3NaCl + 6NaNO3 + 5H2O
Na2FeO4+2KOH=K2FeO4+2NaOH主要的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2)流程图中“转化”是在某低温下进行的,说明此温度下Ksp(K2FeO4)Ksp(Na2FeO4)(填“>”或“<”或“=”)。
(3)反应的温度、原料的浓度和配比对高铁酸钾的产率都有影响。
上左图为不同的温度下,Fe(NO3)3不同质量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右图为一定温度下,Fe(NO3)3质量浓度最佳时,NaClO浓度对K2FeO4生成率的影响。
①工业生产中最佳温度为 ℃,此时Fe(NO3)3与NaClO两种溶液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
②若NaClO加入过量,氧化过程中会生成Fe(OH)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若Fe(NO3)3加入过量,在碱性介质中K2FeO4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K3FeO4,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K2FeO4在水溶液中易水解:4FeO42—+10H2O4Fe(OH)3+8OH—+3O2↑。在“提纯”K2FeO4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溶液(填序号)。
A.H2O | B.CH3COONa、异丙醇 | C.NH4Cl、异丙醇 | D.Fe(NO3)3、异丙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