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Pa时,1mol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393.5kJ,1molCO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放热283.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25℃、105Pa时,C(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石墨)+ O2(g)=2CO(g);△H = -110.5kJ/mol |
B.C(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CO2混合气体时,放热283.0 kJ |
C.C(石墨)和CO2(气)反应生成CO(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
D.如果金刚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热大于石墨燃烧生成CO2的反应热,则可以断定从石墨变为金刚石的变化需要吸热 |
(15分)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D是一种红棕色固体粉末,G为单质,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A、B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J、C都是常见的强酸。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E。
(2)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⑦属于。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3)反应⑩的离子方程式为。
(4)将化合物D与KNO3、KOH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GO4(G显+6价),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①中生成的A、D物质的量之比为4:1,已知甲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3=c+2 | B.质子数a>b>c>d |
C.离子的还原性Y2-<Z- | D.离子半径X+< W3+< Y2-< Z-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可以类推,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O2为直线形分子,故CS2也为直线形分子 |
B.浓硫酸可以干燥HCl气体,故也可用浓硫酸干燥HI气体 |
C.Na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Na2O2,故Li在空气中燃烧也会生成Li2O2 |
D.卤族元素单质随核电荷数增加熔点升高,故碱金属单质熔点也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升高 |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了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
a中的物质 |
b中的物质 |
c中收集的气体 |
d中的物质 |
A |
氯化铵 |
NaOH |
NH3 |
H2O |
B |
浓硫酸 |
Na2SO3 |
SO2 |
NaOH溶液 |
C |
稀硝酸 |
Cu |
NO2 |
H2O |
D |
浓盐酸 |
MnO2 |
Cl2 |
NaOH溶液 |
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甲为SO2和H2的混合物 | 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之比为4:1 |
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 |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