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罕见的日环食天象。日环食发生时,肉眼能看到的是太阳的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色球和日冕层 |
格致中学师生拍下了日环食的照片,下列五幅照片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列的是
A.bcade | B.beadc | C.ebacd | D.cdaeb |
发生日环食时,日、月、地三者位于同一直线,月影刚好投影在地球表面,且大致自西向东扫过地球上的部分区域,形成日环食观察带。月影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B.月球自西向东公转 |
C.月球自西向东自转 |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
下列自然风景取决于天气的是
A.肇庆七星山 | B.科罗拉多大峡谷 | C.桂林溶洞 ![]() |
D.黄山云海 |
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分别归属于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 |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各题。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太阳辐射 | B.距海远近 | C.季风风向 | D.纬度位置 |
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 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
B.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 |
我国许多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衡,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读“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不同的资源类型,其中序号③、④分别为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序号对应调配的资源类型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①——西电东送,北、中、南三线均为水能发电 |
B.②——南水北调,其东线工程水量最丰富,但全程需抽水北上 |
C.③——西气东输一线,西起新疆轮南,东至长江三角洲 |
D.④——西气东输二线,主气源地来自中亚国家,目标市场以珠三角为主 |
下列有关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其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黄淮海平原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南水北调的唯一受水区 |
B.黄河、长江和珠江(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将资源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 |
C.西气东输二线可增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实现共赢 |
D.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只能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各题。
资料一:2009年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召开了全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促进产业和劳动力积极、稳妥转移的政策与措施。2010年广州亚运会1200多亿的总投资,用于城市面貌和环境改善的资金占去了1090亿元。
资料二:广东省产业转移方向图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存一些突出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滞后,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
B.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地矛盾加剧 |
C.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腹地小,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大 |
D.城镇数量增长快,但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且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 |
下列有关珠三角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叙述正确是
A.由于经济发展和当地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变小 |
B.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
C.产业的转出为珠三角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但也会造成该地区经济明显下滑 |
D.珠三角人口的转入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