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持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干旱指标监测,2010年3月22日,亚洲多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读图回答问题。
2010年3月22日亚洲干旱监测图从图中可见,除我国外,3月22日亚洲旱情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 半岛,该半岛此季节的盛行风源地是 。
今年,我国西南五省(市)遭
遇了多年不遇的大旱,在旱区图中的景象处处可见。
除此之外,旱灾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居民造成的影响还有 。为及时了解灾情,可运用 技术监测该地区。一般情况下,与阴天相比,晴朗少云的白天土壤更易失水,其根本原因是
。图中A、B、C三地也是我国旱灾多发地区,其中A地旱灾多出现在 季,B地旱灾多见于 月,C地则常遭遇秋旱。上述地区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 ,南部的河流总体流向是_______。
(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该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开挖?
(3)现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线条画出选线位置。
(4)若该地区位于(51°N , 8.6°W)附近,试分析图中两河流的航运条件。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千米,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解放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
材料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曾是一个湖泊,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时期且成分、结构各异的岩石在此层层分布。如今这里满眼都是错落有致的岩石奇异形体,像一座屹立于大漠之中的城堡,故而被称为“魔鬼城”。
(1)根据材料一,推测玛纳斯河上、下游流水作用的差异。
(2)结合材料一,分析图中水库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二,分析“魔鬼城”的形成原因。
下图为“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读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两地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请比较两地钢铁工业发展的不同条件。
水源 |
水运 |
劳动力及科技 |
|
鲁尔区 |
内河航运发达 |
||
辽中南 |
水源不足 |
(3)东北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地中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四地中,高级住宅区应建在_______地,请说明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年份(年) |
降水量(%) |
蒸发量(%)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1960 |
100 |
40 |
12 |
48 |
2012 |
100 |
27 |
41 |
32 |
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图中显示抚养比与就业比大体呈现_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
(2)建国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试分析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