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番茄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一类果蔬。但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科学家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番茄新品种。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
 
(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________。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重组DNA中除插入目的基因外,还需要有____、终止子以及________。
(3)在番茄新品种的培育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叫做_________。在基因工程中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鼠受精卵的常用方法叫做_______。
(4)从图中可见,mRNAl和mRNA2的结合直接导致了____________无法合成,最终使番茄获得了抗软化的性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与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光合作用逐渐增强,消耗的氧气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如甲图所示。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当光照强度由0—20千勒克斯的变化中,图甲中的CO2缓冲液的PH值
(3)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毫升。若此时叶片的呼吸熵(放出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0.8,那么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毫升。导致此时叶片的呼吸熵小于1的因素是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
(5)如果将甲图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值。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都用样方法?理由是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的比例增加,通过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
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

(4)复合种植园中, 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和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下图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运动导致大量出汗时,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刺激了图一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促进垂体释放,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加强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当足量饮水1 h后,通过图一中a所示的调节机制,尿量逐渐恢复正常。该调节机制是相互协调的结果。
(2)图二是免疫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初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过程是(填图中数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I)引起的,HVI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请写出艾滋病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内有多对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在7.35~7.45之间,对溶液酸碱度起调节作用的缓冲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下表为图中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不同部位主要电解质的含量:(单位:mmol/L)

离子






Na
12
142
145
K
139
4.3
4.4
Ca2
<0.001
2.5
2.4
Mg2
1.6
1.1
1.1
总计
152.6
149.9
152.9



Cl
4
104
117
HCO3-
12
24
27
HPO42-、H2PO4-
29
2
2.3
蛋白质
54
14
0.4
其他
53.6
5.9
6.2
总计
152.6
149.9
152.9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血浆中阴离子浓度和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含量的关系是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相等”或“相近”)。
(3)夏天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水将从细胞________向细胞________转移(填“内”或“外”)。
(4)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是在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