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变化表以及我国全球化趋势展望等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
成立初期
1982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10年
城镇人口比重(%)
1
20.6
26.1
28.9
35
45(预测)
城镇
个数
建制市
 
236
456
640
 
 
建制镇
 
2 664
11 953
16 992
 
 

材料:21世纪,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形成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和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海岸线城市集聚带、沿京广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哈大线铁路城市集聚带和沿京沪铁路城市集聚带。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陇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兰烟-胶济-石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干流城市集聚带和沿沪杭―浙赣铁路城市集聚带。
(1)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我国城市集聚带分布的趋势是向________的地区集中,沿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可以形成城市集聚带,其中华北地区的城市带________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计划采取的解决措施有________等。
(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城市化进程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下图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考虑这一效应,说出该城市的近地面风向。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
③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 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

材料二: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三: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答出三点即可,6分)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河流水位较低,导致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近年,广东省滥采河砂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变低。下表为“2013年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与咸潮发生次数和时间统计数据”。

地点
风暴潮
咸潮
次数
具体时间
次数
具体时间
杭州湾
3次
7月12—13日
8月21—22日
10月6—7日
2次
8月21—23日
10月4—6日
珠江口
3次
7月1—2日
8月13—15日
9月21—23日
4次
12月12—15日
1月6—10日
1月23—24日
2月19—26日


材料二:下图为“2013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变化图”

(1)根据表分析,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季节,两地风暴潮多发的共同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暴潮造成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3年珠江口咸潮主要发生于__________(填季节),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
(4)防御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

为配合国家“送交通进山区”政策,某工程队在山区地形图中设计了施工的公路。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B所在区域代表的地形是 ,D点的海拔为 米。
(2)A处陡崖的高度差可能为()

A.100m B.150m C.300m D.450m

(3)公路的延伸方向是
(4)你觉得这样修筑公路合理吗?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1+2分)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小题。
材料一:白令海地区某季节某时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单位:百帕)

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已平均上升了约6℃,当地的永久冻土和沿岸海冰大量融化。
(1)判断图示季节为____;此时,A处的风向是________(注:海上摩擦力忽略不计),多雨的地区最有可能是____(填B或C);简述图中气压中心形成的过程。
(2)描述阿拉斯加州的地形特征。
(3)分析7月甲城气温比乙城高的自然原因。
(4)描述阿拉斯加州的城市分布特点和原因。
(5)根据材料二,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阿拉斯加经济发展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