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大母早岁无子,大父因娶章大家①。三年,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②。大家生寒族,年少,又无出,及大父卒,家人趣之使行,大家则慷慨号恸不食。时吾父才八岁,童然在侧,大家挽吾父跪大母前,泣曰:“妾即去,如此小弱何?”大母曰:“若能志夫子之志③,亦吾所荷也④。”于是与大母同处四十馀年,年八十一而卒。
大家事大母尽礼,大母亦善遇之,终身无间言。櫆幼时,犹及事大母。值清夜,大母倚帘帷坐,櫆侍在侧,大母念往事,忽泪落。櫆见大母垂泪,问何故,大母叹曰:“予不幸,汝祖中道弃予。汝祖没时,汝父才八岁。”回首见章大家在室,因指谓櫆曰:“汝父幼孤,以养以诲⑤,俾至成人,以得有今日,章大家之力为多。汝年及长,则必无忘章大家。”櫆时虽稚昧,见言之哀,亦知从旁泣。
大家自大父卒,遂丧明。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櫆七岁,与伯兄、仲兄从塾师在外庭读书。每隆冬阴风积雪,或夜分始归,僮奴皆睡去,独大家煨炉火以待。闻叩门,即应声策杖扶壁行,启门,且执手问曰:“若书熟否?先生曾扑责否⑥?”即应以书熟,未曾扑责,乃喜。大家垂白,吾家益贫,衣食不足以养,而大家之晚节更苦。呜呼!其可痛也夫。
(节选自刘大櫆《章大家行略》)
[注]①大家(ɡū):即大姑。老年妇女的尊称。章大家是作者祖父之妾,因名份所限,不能称之为祖母,故以“大家”相称。②无出:未生养孩子。③夫子之志:这里指丈夫的心愿(即抚养刘氏后代)。④所荷:担负的责任。⑤以养以诲:养育和教诲。⑥扑责:打骂。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家人趣之使行( ) (2)若能志夫子之志( )
(3)即应声策杖扶壁行( ) (4)大家垂白(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大父因娶章大家 / 因指谓櫆曰 |
B.大母生吾父,而章大家卒无出 / 目虽无见,而操作不辍 |
C.家人趣之使行 / 大母亦善遇之 |
D.及大父卒 / 犹及事大母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白话文。
(1)妾即去,如此小弱何?
(2)即应以书熟,未曾扑责,乃喜。
用自己的话,概述章大家与大母相处“终身无间言”的原因。
本文与《项脊轩志》在内容和形式上颇多相似之处,请选取一个角度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19分)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鄣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 ,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鄣。”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鼓噪勒兵勒:训练 |
B.王用之治国赋治:管理 |
C.乐乘对如廉颇言如:依照 |
D.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用事:主事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遂解阏与之围而归②礼毕而归之 |
B.①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C.①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②而君幸于赵王 |
D.①赵奢善食而遣之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治,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人。 |
B.赵奢认为以平原君尊贵的地位,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 |
C.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可不可以去援救,廉颇说很难援救。乐乘的见解和廉颇相同,而赵奢却认为可以援救。 |
D.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却表示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采纳他的建议。 |
翻译文言材料中划线和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
(1)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2)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3分)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署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控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两三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日: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枨,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境,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蝉,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规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余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袤丰杀,一称心力一:全部。 |
B.纳阳日,虞祁寒也虞:担忧。 |
C.修柯戛云,低枝拂潭修:长、高。 |
D.一旦蹇剥,来佐江郡蹇剥:时运不济。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不如因善遇之 |
B.我知其心以是哉徒以吾两人在也 |
C.其喜山水病癖如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D.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白居易建造庐山草堂行为的一项是()
①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
②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
③下铺白石,为出入道
④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
⑤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⑥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
A.①②④ | B.②③⑥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山草堂面朝香炉峰,紧邻峰麓的遗爱寺,环境幽雅,仰可观诸峰险峻,俯可听泉水流响,加上竹树云石等点缀,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
B.作者认为,在草堂住一晚上会感觉身体安宁,住两晚上则心情平静安适,住三个晚上以后,身心舒畅,物我两忘,跟万物融合无间。 |
C.作者凭借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进行园林规划,同时又把自己对人生哲理的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怀熔注于造园艺术之中。 |
D.作者自幼喜欢山水,乃至成为一种癖好,对庐山草堂更是情有独钟,但由于官场事务繁忙,加上家庭琐事缠身,终究无法畅享庐山胜景,对此他深感遗憾。 |
把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2)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珮琴筑声。
(3)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凡稻刈获之后,离稿①取粒。束稿于手而击取者半,聚稿于场而曳牛滚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击者,受击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获之时雨多霁②少,田稻交湿不可登场者,以木桶就田击取。晴霁稻干,则用石板甚便也。
凡服牛曳石滚压场中,视人手击取者力省三倍。但作种之谷,恐磨去壳尖,减削生机。故南方多种之家,场禾多藉牛力,而来年作种者则宁向石板击取也。
凡稻最佳者九穰③一秕,倘风雨不时,耘耔失节,则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凡去秕,南方尽用风车扇去。北方稻少,用扬法,即以扬麦、黍者扬稻,盖不若风车之便也。
凡稻去壳用砻④,去膜用舂、用碾。然水碓主舂,则兼并砻功,燥干之谷入碾亦省砻也。凡砻有二种,一用木为之,截木尺许(质多用松),斫合成大磨形,两扇皆凿纵斜齿,下合植榫穿贯上合,空中受谷。木砻攻米二千余石,其身乃尽。凡木砻,谷不甚燥者入砻亦不碎,故入贡军国漕储千万,皆出此中也。一土砻,析竹匡围成圈,实洁净黄土于内,上下两面各嵌竹齿。上合空受谷,其量倍于木砻。谷稍滋湿者入其中即碎断。土砻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砻必用健夫,土砻即孱妇弱子可胜其任。庶民饔飧皆出此中也。
(摘自《天工开物·粹精第四》)
注释:①稿:谷类植物之茎,即秆。 ②霁:天晴。③穰(ránɡ):庄稼丰收,指谷粒饱满。④砻(lónɡ):去掉稻壳的碾磨型农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人手击取者力省三倍视:比较 |
B.而来年作种者则宁向石板击取也 宁:宁可,宁愿 |
C.南方尽用风车扇去尽:都,全部 |
D.谷稍滋湿者入其中即碎断稍:逐渐,慢慢地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量倍于木砻以其无礼于晋 |
B.木砻攻米二千余石,其身乃尽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C.即以扬麦、黍者扬稻比去,以手阖门 |
D.孱妇弱子可胜其任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水稻脱粒技术的一组是
①束稿于手而击取 ②以木桶就田击取
③场禾多藉牛力④北方稻少,用扬法
⑤去膜用舂、用碾 ⑥两扇皆凿纵斜齿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⑥ |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介绍了水稻的不同脱粒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或因天气而别,或因地域而别,或因用途而别。 |
B.文章生动地描写了古代水稻收获季节,男女老幼或收割、或脱粒、或攻米的劳动场景。 |
C.留作种子的水稻,一般不用石磙在场中碾压,最好在石板上摔打,以免磨掉壳尖,降低种子的发芽率。 |
D.“砻”是用来加工稻米的工具,木砻比土砻耐用,加工出的稻米质量也好,但使用起来比较费力。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束稿于手而击取者半,聚稿于场而曳牛滚石以取者半。
(2)倘风雨不时,耘耔失节,则六穰四秕者容有之。
(3)故入贡军国漕储千万,皆出此中也。
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物 |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形容迅速往上升 |
C.野马也,尘埃也游动的雾气 |
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很饱的样子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
B.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是……还是…… |
C.而后乃今培风然后才开始 |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与例句中划线词语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
A.襟三江而带五湖 |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莫之夭阏者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B.访风景于崇阿 |
C.南冥者,天池也。 |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翻译文段中的语句。
①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 之二虫又何知!
文言文阅读
张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少力学,数举于乡。试掾史台,会盗杀卜者,有司纵迹之,获僧匿一妇人,搒掠诬服,狱具,德辉疑其冤,其后果得盗。
岁丁未,世祖在潜邸,召见,问曰:“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对曰:“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睹。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皆武弁世爵,及论军国大事,又不使预闻,大抵以儒进者三十之一,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世祖然之。又曰:“祖宗法度具在,而未尽设施者甚多,将如之何?”德辉指银盘,喻曰:“创业之主,如制此器,精选白金良匠,规而成之,畀付后人,传之无穷。当求谨厚者司掌,乃永为宝用。否则不惟缺坏,亦恐有窃而去之者矣。”世祖良久曰:“此正吾心所不忘也。”又问:“农家作劳,何衣食之不赡?”德辉对曰:“农桑天下之本,衣食之所从出者也。男耕女织,终岁勤苦,择其精者输之官,余粗恶者将以仰事俯育。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岁戊申春,释奠,世祖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如?”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世祖曰:“今而后,此礼勿废。”
世祖即位,起德辉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下车,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耆耋不远数百里来见,戴之若神明。西川帅纽邻重取兵千余人,吏畏其威,莫敢申理,隶凤翔屯田者八百余人,屯罢,兵不归籍。会签防戍兵,河中浮梁故有守卒,不以充数。悉条奏之,帝可其请。兵后孱民多依庇豪右,有以身佣藉衣食,岁久掩为家奴,悉遣还之为民。八十卒。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搒掠诬服,狱具掠:拷打 | B.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 任:承担 |
C.农家作劳,何衣食之不赡赡:供养 | D.畀付后人,传之无穷畀:赐予、给予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
B.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
C.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
D.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儒重道之意何如耳/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德辉虑事周全,仔细认真。他在御史台做小吏,有盗贼杀一算命先生,官府获藏匿一妇人的僧人,僧人屈打成招,张德辉怀疑是冤案,后来果真捕获真凶。 |
B.张德辉巧用比喻,委婉劝谏。世祖问到祖宗法度不能完全实施时,他将开创国家大业比作制造银盘,要选良匠按规矩制成,再由谨慎厚道之人掌管。 |
C.张德辉善于应对,尊儒重道。在回答金以儒亡这个问题时,他为儒臣开脱,指出正因不重用儒臣,金朝才灭亡;在祭祀孔子时,让世祖知道尊儒重道的意义。 |
D.张德辉不畏强权,一心为民。他任河东南北路宣抚使时,刚一到任,便打击豪强,罢免贪官污吏,平均赋役负担,老人都不远数百里来看他。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而亲民之吏复横敛以尽之,则民鲜有不冻馁者矣。
(2) 兵后孱民多依庇豪右,及有以身佣藉衣食,岁久掩为家奴,悉遣还之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