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了人类活动的深深印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69.请根据野象在中国分布北界的变化,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
70.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71.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请分析本区域由水土流失将导致的土壤、地貌、气候、植被和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图5-5),回答问题。
图5-5
(1)A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这里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气候区,适宜经营___________业。
(2)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优势区位条件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3)C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它是随着___________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市场农业类型。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 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图1图。
资料三见图2图。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
A. |
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
B. |
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
C. |
连续的阴雨天气 |
D. |
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
E. |
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析原因。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右图为我省某地农村土壤污染因果联系图。完成下列要求.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人图中恰当的位置。
A.饮用水 | B.水生生物 | C.食品 | D.农田污水 |
E.农作物 F.水体 G.固体废弃物据图分析,为使土壤免受污染和破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
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