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6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已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财政收入增长约1000倍;外汇储备增长1万多倍,位居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占世界贸易比重达7.9%。
(1)我们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模式。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材料二:2015年6月《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修订稿)》和《惠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 (修订稿)》公布并向公众征求意见。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出台了大量政策对城市传统建筑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在出台每项政策时,都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市民、专家等各界人士意见。对“水东街(始建于北宋年间)”的改造,惠州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 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决避免大拆大建。在造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传统中式为主,近代西洋式为辅”为设计原则。改造后的水东街将突出岭南文化特色,恢复古城风貌,更好地将惠州古城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我国政府决策方式”的角度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依据。

材料一: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 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材料二:《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201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审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审议和通过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进入春季以来,流感蔓延。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定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确实做好防控工作。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

材料一:“横跨近20年的中俄天然气谈判终于在2014年5月花开落地,中俄签订天然气合作协议,表明中俄两国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1)请你对这种说法进行分析。
材料二:“中国梦”的实现,不然带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综合实力的崛起。与“美国梦”“欧洲梦”所不同,“中国梦”是“和平崛起”的梦想,经济全球化成全了中国的和平崛起,而中国和平崛起也给世界带来了机遇和市场、互利和共赢。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中国梦”为什么是“和平崛起”的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