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结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1-2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范围是 ( )
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
该图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据此回答问题。
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A.公路运输速度快 |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
C.公路运输量大 | D.公路运输价格低 |
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问题。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的
A.a运输方式 | B.c运输方式 |
C.d运输方式 | D.e运输方式 |
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
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 | 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 |
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 | 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问题。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D.美国本土 |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 B.便捷的交通运输 |
C.充足的劳动力 |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
读某城市的工业结构图,回答问题。 影响该城市主导工业部门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A.市场 | B.科技 | C.廉价劳动力 | D.气候 |
下列区域存在或属于此类型城市的是
A.德国鲁尔区 | B.中国辽中南工业区 |
C.印度班加罗尔 | D.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 |
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
D.丁地:乳畜业——市场 |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