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是产生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应用知识。从哲学上看,我国要成为“头脑国家”,就必须 ( )
①在理论学习中实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培育创新精神,促进事物的发展 ③培养创造性思维,深化和扩展认识 ④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某市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公益广告,其中“郭巨埋儿”的故事被改成“埋儿奉母”,挂在路边的护栏上,这有悖于现代社会生命权平等的原则。该市的做法()
A.违背了辩证的否定观 | B.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 D.忽视了真理的反复性 |
2015年1月,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推广工作。自贸区经验的推广体现了()
A.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寻求普遍性 |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
C.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
D.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
下图中的座右铭启示我们要()
A.积极促进新事物的不断成长 | B.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C.正确认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 D.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由此可见()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联系 |
B.人们能够按照自己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三名日本科学家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经多次反复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高效蓝光发光二极管制造难题,让明亮节能的白光光源成为现实。这表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