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广大参战民警和公安现役官兵发挥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最大限度地抢救群众的生命,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财产安全,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党中央在抗震救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008年9月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指出,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据此回答23-25题。
23.广大参战民警和公安现役官兵抗震救灾的事实表明   (   )
A.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价值观来调解
B.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C.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D.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
24.“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类行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理念之所以是积极的、先进的,从哲学上看,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坚持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25.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达到了新的境界,这表明  (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正确的感性认识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认识活动的目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把增加农民的收入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 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优化部分的结构,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D.整体总是大于部分,部分从属于整体

人们常说,想问题、办事情要审时度势、因 势利导,从而为事物发展创造一切必要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这里的“审时”“度势”是指

A.要正确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B.正确认识事物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发展趋势
C.正确认识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
D.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 。这些人的行为是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未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③旧事物和新事物是引起被引起关系
④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楚国有个人剑落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唐代和尚慧能评论“风吹幡动”时认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楚国人和慧能和尚都错在不懂得

A.运动与 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C.物质是运动的道理
D.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