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广大参战民警和公安现役官兵发挥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最大限度地抢救群众的生命,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财产安全,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党中央在抗震救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2008年9月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指出,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据此回答23-25题。
23.广大参战民警和公安现役官兵抗震救灾的事实表明 ( )
A.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价值观来调解
B.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C.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D.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
24.“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人类行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理念之所以是积极的、先进的,从哲学上看,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坚持了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25.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实践中达到了新的境界,这表明 (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正确的感性认识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
“有的时候,为了前进必须后退,为了达到前进的目标,必须经过迂回曲折。”在战争中有这种现象,在经济建设中有这种现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种现象。这告诉我们
A.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
B.整个世界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
C.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
在农村,人们发现鸡被吃了,总以为是黄鼠狼干的。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否定了黄鼠狼专门吃鸡的恶名,它是个灭鼠“能手”。据估计,一只黄鼠狼一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由此可知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减,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告诫人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C.要重视量的积累 | D.要抓住机遇 |
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诗句中的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漫画中的母亲把自己牌桌上的失利---“输”,迁怒于身后看“书”的孩子,这一做法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③违背了联系的普遍性
④违背了事物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