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20lO年3月5曰上午人民大会堂的阵阵掌声,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对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意热点问题的反应。  
材料一:针对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报告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曲线图。  
材料二:针对“蜗居”、“房奴”问题,报告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材料三:针对“反腐倡廉”,报告指出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消费者在主观上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2)我国宪法赋予了人大代表哪些职权?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领导干部应如何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爱心大姐”林秀贞用善良和爱心感动社会,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06年度十大新闻人物。林秀贞从1976年开始,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在自己的工厂里安排了8名残疾人就业,她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敬重。林秀贞的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只有奉献社会和他人,才会得到社会对自己的承认和满足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劳动和奉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一些乡村适时推出休闲旅游农业”表明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 B.享受性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C.生产决定消费 D.我国城乡差别开始消除

城里人的消费“从涌向城市景点”到“体验田园生活”体现的唯物论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不和谐也就无所谓和谐。而“和谐”社会的形成,需要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这段话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 B.事物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扩展和推移 D.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对各国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一场严峻挑战。机遇和挑战之间是的关系。

A.理论与实践 B.对立与统一 C.现象与本质 D.变化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