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22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回答1—3题薄熙来在重庆经济工作会议上说:“100年,200年后,重庆会变成什么样子,能达到什么高度,我们的子孙后代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将取决于我们这批干部有多大的能耐,多高的心劲和多强的奋斗精神。” 这句话强调了
A.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 D.按客观规律办事 |
薄熙来说:“在四个直辖市中,重庆目前的经济实力最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多,但我们发展的空间很大,可塑性很强。”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坚持了
A.一分为二的观点 | B.一点论 |
C.适度原则 | D.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
2013年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主题为“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这次主题宣传,是为了让交通法规深入人心,并进而转化为道德的一部分,转变为文明的交通行为习惯。这反映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
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D.社会意识能推动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发展 |
创新能力是科技公司的市场通行证。如若丧失了创新动力,走向衰落便不可避免。当苹果以创新性的工业设计及软硬件性能吸引用户之时,诺基亚却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创新的赛跑中不进则退,最终导致诺基亚旗下的手机业务在2013年9月2日被微软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体现了
①只要树立创新意识,就能在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②应该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破除落后观念的束缚
③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他事物的的否定,是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创新能够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生产者的市场竞争力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启动上海自贸区是我国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径的试验场,是我国以开放促改革策略的又一颗“探路石”,其“可复制、可推广”前景可观,其发展红利不仅将利好我国,也将惠及世界。“可复制、可推广”说明
①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秩序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就能认识和改造事物
③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并通过共性来表现
④规律是隐藏在大量同类现象背后的共同本质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秋冻”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而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是一种耐寒锻炼的方式。但是,秋季气温变化大,这种多变的天气会使人产生冷热不均的感觉,不利于一些基础性疾病的控制。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不仅不能“秋冻”,反而还要注意保暖。这说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应在共性中把握个性,注意分析事物个性
④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重点把握主要矛盾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从2007年到2014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紧”到“适度宽松”再到“稳健”的变化历程,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
B.事物发展的阶段不同,所以包含的矛盾不同 |
C.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点 |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矛盾各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