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十六大精神越是深入人心,就越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胜利实现。” 据此完成22~23题。
22.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是因为( )
A.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
B.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
C.感性认识反映的现象是零碎的、表面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抽象和概括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的两个阶段
23.“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国务院常务会议2011年1月原则通过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曾两度公开征求民意。如果给这则新闻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最佳的是
| A.民主管理,履行职能 | B.听证于民,接受监督 |
| C.为民服务,维护稳定 | D.集中民智,决策利民 |
近年来,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审计“风暴”、新闻发言人制度、“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已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
|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
| C.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的途径日益广泛 |
|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当前,越来越多的党政干部开始主动借助“在线交流”“博客”“电子信箱”等网络形式征询民意。这种做法从根本上是为了
| A.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B.确立政府官员的权威 |
| C.贯彻依法治国战略 | D.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 |
2011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我国新《工伤保险条例》与原有条例相比,值得关注的变化是,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打破了地区限制,实现全国“同命同价”。这说明,在我国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B.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 C.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 D.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
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广大民众纷纷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B.专家咨询制度 |
| C.信访举报制度 | D.社会听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