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
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
各方面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1)新的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蕴涵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重大的理论创新。从认识论角度谈谈我们青年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就这一问题的理解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甲: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 |
B.乙:世界观与哲学没有关系 |
C.丙: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D.丁:一般的世界观对生活不起作用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践行着“低碳生活”的理念:人们长时间不用电脑时关闭电源,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购买商品选择简易包装,夏天开空调避免温度过低,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表明(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
美国哲学会的研究显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哲学,原因在于,在当今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哲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提高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这说明( )
A.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
B.学习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D.学好哲学就可以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
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
④生活处处有哲学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2 年的中国经济,可以说是 “涨”声一片。虽然 CPI 涨幅较高,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但一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总体是好的。上述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主要体现的思想方法是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C.均衡论 | D.一点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