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1)新的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蕴涵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重大的理论创新。从认识论角度谈谈我们青年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蔓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和挑战,科学家们一时还无法查清这种病毒的来源,也未能破解病毒是如何从野生鸟群大规模感染家养鸡禽的。这说明
①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认识某些事物
②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
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诸多条件制约
④认识具有反复习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07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短评指出,治理一次性快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各地口号减了多年,各种措施也纷纷出台,但白色污染在许多地方依旧挥之不去。上海市采用符合经济规律的市场手段,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这说明
①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越充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在连续数年海平面不断升高的情况下,1999年全球海平面高度突然出现显著下降,并且重新回到1996年的水平。对这种现象,人们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因为海平面的高度同时受水温、降水、极地冰雪融化以及海水蒸发等因素影响。这说明
①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限的
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认识复杂事物
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世界把信任交给了北京,把希望寄予中国。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天起,北京就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奥理念融会在践行申奥承诺,提高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魅力的实践中。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C.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