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其实是大脑中一种蛋白质参与制造“恐惧记忆”。经近3年的科学研究,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研究组揭示了这句话中所蕴含的复杂的大脑“恐惧记忆”形成机制。这表明

A.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B.寻找真知有一个过程
C.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D.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所有的唯物主义都认为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依赖性
C.物质世界是发展的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形态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客观实际是认识的对象
C.间接经验是不重要的 D.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说明

A.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的产物 B.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C.环境是人的活动的基础 D.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人的改变

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和“有机物质绝不是不可调和的,而且看来和电、运动的能力、不可入性、广袤等等一样,是有机物质的一种特性”。这里所表述的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