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若m甲:m乙=1:2,R甲:R乙=1:2,T甲:T乙=3:4,则它们所需的向心力F甲:F乙应为:( )
A.1::4 | B.2:3 | C.4:9 | D.9:16 |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A.逸出功与ν无关 |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C.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
D.ν<ν0时,不会逸出光电子 |
在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通过P点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若把通过P点向右的电流规定为i轴的正方向,则
A.0至0.5ms内,电容器C正在充电 |
B.0.5ms至1ms内,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荷 |
C.1ms至1.5ms内,Q点比P点电势高 |
D.1.5ms至2ms内磁场能在减少,磁感应强度增大 |
下述关于电磁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要空间某处有变化的电场或磁场,就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形成电磁波 |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有磁场 |
C.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交替产生,相互依存,形成不可分离的统一体,即电磁场 |
D.电磁波的理论先由麦克斯韦建立,而后赫兹用实验证明其存在 |
电磁波包含了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等,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A.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γ射线 | B.红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紫外线 |
C.γ射线、红外线、紫外线、无线电波 | D.紫外线、无线电波、γ射线、红外线 |
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轴线与门面垂直.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的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的最大夹角称做视场角.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n,圆柱长为l,底面半径为r,则视场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