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平定“七国之乱”
C.增设节度使 D.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货币地租兴盛


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他航行的目的是“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黑暗中的人们”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西方的工业文明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其集中表现在( )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
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主阶级衰落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以下问答
材料一 《全球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中说:"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簇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二 在上古、古代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担后来降为二流国家。
                 ----《大国的崛起》
材料三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 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 世纪 80 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 世纪末 18 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 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 18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 500 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导致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葡萄牙、西班牙成为大国和降为二流国家的原因。
(3)概括玉米在 200 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4)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人类历史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世界历史。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欧洲宗教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