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亩制度》在产品分配上实行的原则是:
A.“凡天下田,天上人同耕” | B.“无处不均匀” |
C.“天上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 D.“无处不饱暖” |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权的是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宣政院④军机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 B.推行郡县制 | C.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 D.修筑长城 |
《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称霸的需要 |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
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
A.秦朝以后设相制度都是错误的 | B.明太祖不希望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 |
C.要提防丞相专权的现象 | D.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