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
C.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进军”的主要任务是()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 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
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 D.以退让求合作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有人说:“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A.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
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