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共和”、“民主”在1833—1915年的出现频度统计表,图中可见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的反映了
A.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
B.清政府要民主但不同意放弃帝制 |
C.宣传君主立宪的维新思潮成为新思想主流 |
D.孙中山在海外领导同盟会,忽视国内的宣传 |
下列关于方田均税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目的是公平收税标准 | B.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最受地主官僚反对的 |
C.收回地主兼并的土地,公平分配 |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
促成清朝前期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玉米等高产农作物推广,使粮食产量大增 |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
C.国家赋税改征银两 | D.政府对商贸实行税收优惠 |
“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安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应该出现在
A.1931年土地革命时期 | B.1941年“双交双减”实施后 |
C.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后 | D.1950年全国土地改革推行后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对地主阶级是
A.既打击又依靠 | B.既限制又依靠 | C.既限制又联合 | D.既保护又联合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建立起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实质上是
A.劳动农民的个人土地所有制 | B.初步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关系 |
C.劳动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制 | D.苏维埃政权的土地公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