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
|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 | B.展现各 国传统风貌 |
|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 |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
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
|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
|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
|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随着“全球化”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环境,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 )。
| A.经济全球化战略 |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
|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 D.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下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 )。
| 年份 国家类型 |
1970年 |
1992年 |
| 32个发展中国家 |
108美元 |
297美元 |
| 21个发达国家 |
3 129美元 |
22 185美元 |
①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快
②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大
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有较大的发展
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逐渐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反映出的最本质问题是 ( )。
| 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 B.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友好 |
| C.反映出美国向中国转嫁金融危机 |
| D.国际经济旧秩序已经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