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古今人表》中列有1931人: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颜渊等同属“上中”;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据此推断,作者评价历史人物
A.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 B.以社![]() |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 D.以个人善恶为尺度 |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A.削夺列侯的爵位 | B.削夺王国的封地 |
C.颁布“推恩令” |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
秦时,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对该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继承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
B.削弱了皇权 |
C.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取消 |
D.使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皇帝独揽大权 |
下列关于秦朝中央官制说法正确的()
A.中央有三个最高官职,九个主要职能部门 |
B.丞相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军事事务,御史大夫地位高于丞相 |
C.三公中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的牵制 |
D.御史大夫有兵权,太尉不常设 |
秦朝的郡县制与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B.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 |
C.郡县官员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
D.郡县官员由中央和皇帝控制, 官吏不能世袭 |
下列对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 |
B.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
C.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
D.巩固了国家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