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①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故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反射弧接受外界刺激时,神经冲动在A处单向传递
B.刺激D点时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摆动
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传来的信息
D.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
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电位 |
B.Na+大量内流发生在bc段 |
C.a至b段为动作电位 |
D.将图甲中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 |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作用 |
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在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
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 |
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 |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其成分处于不变的状态 |
B.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
C.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于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
D.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