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政治生活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这一节课,小王在网上搜索到以下素材。据此完成下题。
①某中学生通过网站向本地政府的环保工作提出建议。 ②一些村民通过网上电子举报信箱对当地镇政府的腐败行为进行举报。 ③某选民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 ④某运动员经过奋力拼搏,在运动会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
若分别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 B.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
C.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 D.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
通过这些素材,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有的公民享有权利,有的公民履行义务 |
B.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
C.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
D.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B.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
C.人民当家作主 |
D.全民的民主 |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法制性 | B.阶级性 | C.社会性 | D.权威性 |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分别于2013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以下问题从本质上,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
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
D.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
“两会”联袂召开,这是为了便于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
B.加强人大对政协的政治领导 |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相互监督 |
D.发挥人民政协的职能,实现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与会委员提出了许多提案,为党和政府提供了重要参考。这表明
A.人民政协具有国家事务决定权 |
B.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
C.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职能 |
D.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
近几年来,一些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机关中担任特邀监察员、特邀监查员、教育督导员、廉政监察员等。这一举措
A.强化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 B.扩大了公民依法行政的权利 |
C.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 | D.提高了政协政治协商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