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据此回答4—5题。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①本质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②都由少数大国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对右下图所示国际组织评价不正确的是:
日内瓦
A.以“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
B.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实行了绥靖政策 |
C.最终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实际破产 |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工具 |
《义勇军进行曲》中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下列哪一事件发生后?
A.1840-1842年鸦片战争 |
B.1931年九一八事变 |
C.1935年华北事变 |
D.1937年卢沟桥事变 |
下列关于1931-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 |
B.中国政府组织人民进行局部抗战 |
C.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D.国共间由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 |
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
A.④③②① | B.④①②③ | C.④②③① | D.④②①③ |
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
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
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④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
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
该材料表明
①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②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③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④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