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9—12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右图是二战期间的一位盟国领导人,如果请你为他配上画外音,你会选择下列的哪句台词:

| A.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 |
| B.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
C.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 建议你们安心地睡觉吧 |
| D.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我没有什么奉献给大家的,只有热血、汗水与辛劳。” |
下列二战期间通过的文件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①《联合国国家宣言》 ②《开罗宣言》
③《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江泽民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以下哪些是二战留下的最为珍贵的“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唐代诗人李绅有《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句反映了()
①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勤劳耕作②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生产状况
③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丰收④封建剥削沉重,农民陷于贫困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关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汉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此设有市舶使 |
| B.两宋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
| C.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
| D.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更加繁荣 |
假设唐代一位洛阳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在居住区开了一家绸缎店
②带着飞钱经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地方特产到长安
③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④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
|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
|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
|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
|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