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奥运低谷效应”反映了奥运会的举办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基本内容是说近几届奥运会事实证明,举办奥运会将有效地促进举办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奥运会后,大量的体育场观和设施有可能被闲置,相关的需求会出现萎缩,因此,举办国的经济增长一般会放缓,甚至出现衰退。这被称为“奥运低谷效应”。
有人据此认为,“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定会放缓”,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作出评价。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的思想?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

2008年08月15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滨海新区 大步迈向“国家生态区”。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区都是退海之地,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自然条件较差,曾经被称为天津的“南大荒”,而且区内石油和石化企业十分密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任务重、压力大。从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和特殊区情出发,大港区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发展为要、环保为先”的发展理念,提出了“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工作思路,坚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探索出一条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新路子,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格局,大幅度提升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力促进了该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联系上述材料,说明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国家生态区”一系列做法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农业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不高,不能适应消费者对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农业区域性结构雷同,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等。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产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哲学依据。
(2)、试分析党和政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政治学意义。
(3)、运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现阶段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子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禽流感防控国际合作,并与欧盟委员会、世界银行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禽流感防控国际筹资大会,认真履行防控禽流感的大国责任。
材料二: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为了防治天花,人类历经了几个世
纪的艰辛探索。公元10世纪,中图医书就记载了接种天花疫苗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危险性很大。到了16世纪,中国医生发现那些得过轻微天花的人,就获得了免疫能力,于是开始接种人痘。这种方法很快传入欧洲,但种人痘仍存在危险。1796年,英国医生发现,得过牛痘的人不会得天花,并且种牛痘比较安全.于是开始种牛痘,以后种牛痘又传入中国,直到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世界范国内被消灭。
(1)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国家职能的?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原理?
(3)运用材料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对防控禽流感应有的态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国际化和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我国更加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要在不断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快解决城镇居民的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社会保障向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目标不断拓展。要加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增加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材料二、作为试点,哈尔滨、郑州、长沙、贵阳等79个城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适合不同参保人群的医疗保障办法,把医疗保险的保障对象从城镇职工向城镇居民延伸,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到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材料三、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2008年6月某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医疗保险覆盖面辐射所有城镇非从业居民。其中参保的未成年居民对象中包括该市在校注册的城镇中、小学校的学生,医保筹资标准是普通未成年居民:每人每年个人缴费30元,政府每人每年补助50元;属于低保对象或残疾的未成年居民:每人每年个人缴纳20元,政府每人每年补助60元;属于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未成年居民: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补助,政府每人每年补助80元。
问题:
(1)材料一中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全民医保从试点到全面推开的哲学道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