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含了中圉、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 ( )
①薪火相传,博大精深 ②尊重差异,兼收并蓄
③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④沿袭传统,古为今用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回答27-28题: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矣!予助其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这一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 B.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揠苗助长”的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办事情必须遵循观规律 |
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 D.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
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尽是不动没有,尽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
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获得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②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④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