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这些观点各有差异,但其共同之处在于
A.都承认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 B.都承认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
C.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 D.都否认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歌曲《中国话》中的这句歌词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B.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
D.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内容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影视等成果,又有书画、舞蹈等展演,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前提基础
③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
④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千里姻缘一线牵”,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奥体公园体育场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潍坊风筝会自1984年举办至今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品牌节会,每年都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并吸引了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及爱好者到潍坊观赏和游览,带动了潍坊旅游产业的发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B.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
C.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
D.我国必须坚持以文化发展为中心 |
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从文化生活看,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②文化对政治有反作用
③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④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老师”。进行太空授课体现了( )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