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 ,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B—C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 时段。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A.旅游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
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读图,回答问题
(1)地理教师李都从天津出发,沿京哈线——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作考察性质的旅游。他沿途乘火车的旅行中会看到自然景观变化的顺序依次是。
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影响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旅行所经过区域中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治理的措施是。
(3)旅行经过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这两个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4)进入新疆后,李都发现当地民居的屋顶大都是平顶的,新疆的瓜果也特别甜,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环境保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其西部荒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显著。但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入湖河流,不仅水量在逐年减小,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势异常严峻,给环湖地区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危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小的原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减小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3)当地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青海湖环境进一步恶化?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7月14日,台湾花莲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
【材料二】下图为台湾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
(1)台湾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台湾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近30年来,地震中人员伤亡数量有减少趋势,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为什么?
【旅游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批复海南岛国家旅游岛战略,提出将海南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
【材料二】海南省区位图(图24 )和旅游资源全布图(图25)
【材料三】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材料四】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的美誉,拥有迷人的景色,是亚太地区的交通中枢要地。香港是自由港,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香港中西文化合壁的独特风格,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1)海南岛有热带风光、海滩浴场、红色旅游、古代遗迹状、名人故居等,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状况和状况较好。
(2)当前海南岛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3)香港繁荣的购物旅游与未来的“海南免税岛”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分析其今后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