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楚辞、宋词、唐诗、诗经 | B.汉赋、唐诗、诗经、宋词 |
C.诗经、唐诗、宋词、楚辞 | D.楚辞、唐诗、宋词、诗经 |
关于孔子思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
B.主张“克己复礼” |
C.倡导“为政以德” |
D.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 | B.有历史观引导 | C.为现实服务 | D.充分掌握史实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以为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此处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括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平赎买 |
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天工程 |
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处 |
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000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经历了1956年的昙花一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
B.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
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