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
)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 kPa时):S(s)+O2(g)="===" SO2(g) ΔH="-297.23" kJ·mol-1,
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的燃烧热为297.23 kJ·mol-1 |
B.S升华是吸热过程 |
C.S(g)+O2(g) ====SO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
D.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
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78" kJ·mol-1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ΔH="-286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
B.正丁烷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
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
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
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
A.H2O(g) ==H2O(l) ΔH="=-44.0" kJ·mol-1 |
B.2HI(g) ==H2(g)+I2(g) ΔH==+14.9kJ·mol-1 |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
D.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
根据热化学方程S ( s ) + O2 ( g ) = SO2 ( g )△H = -297.23 kJ/mol (反应在298K,101kPa下发生)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况下,燃烧1mol S放出的热量为297.23 kJ |
B.S ( g ) + O2 ( g ) = SO2 ( g ) 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
C.S ( g ) + O2 ( g ) = SO2 ( g )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
D.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S ( s )和 1mol O2 (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
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浓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越短 |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B |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
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 |
C |
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应 |
反应开始速率相同 |
D |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 I2(g) ![]() |
反应速率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