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依次是物质名称、该物质的作用和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
| A.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 |
| B.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培育单倍体无籽果实 |
| C.醋酸洋红:使核物质染色,观察有丝分裂 |
| D.30%蔗糖溶液:洋葱表皮细胞失水,观察质壁分离 |
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 A.初生演替 | B.生物入侵 | C.生物进化 | D.种间竟争 |
下图表示粮桑渔畜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利用有机物,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
| B.该摸式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
| C.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
| 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了生态系统功能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 B.导致群落演替的因素包括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 |
| C.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
|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而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降低 |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抵抗性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和),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TS表示曲线与正常之间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依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同干扰,T值越大,表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 |
| B.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大 |
| C.在一定干扰范围内,T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
|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的T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同 |
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弃耕的农田不能演替形成树林 |
|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
|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低等 |
| D.任何情况下,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均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