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去冬今春以来,为了帮助村支书提升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各地利用农闲时节集中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截至2009年4月底,大部分省区市的集中培训活动已经完成,全国有60多万村支书普遍接受一次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各地普遍制定了专门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坚持务实管用,“缺什么,补什么”,因而取得了较好效果。
(1)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对全国的村支书进行集中培训。(6分)
(2)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培训过程中为什么要坚持务实管用,“缺什么,补什么”。(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上图),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

增加居民收入,应理顺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的分配状况,把“蛋糕”更多的切给居民。为此,政府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
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通过做“加法”和“减法”来增加居民收入。

粮食喜迎“八连增”。据农业部调查,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有望迈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实现自2004年以来连续八年增产,比2003年新增粮食产量1.2亿吨,增产26.9%。与此同时,粮食价格持续多年上涨,与2003年相比,粮食生产价格(即农民销售量是价格)累计上涨了81.1%,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了76.8%。
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分析粮食连续增产和粮价上涨并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不断为人民造福。”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

浙江省是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非常活跃的地区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浙江人重功利、讲实效的传统,但功利主义已不适应现代社会。今天,小型微型企业走出困境,浙江人提倡的是“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浙江人在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中提倡“浙江精神”的必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