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成立的国民政府,鉴于上海政治、经济上的重要地位,把上海辟为“特
别市”,不久又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称为“大上海计划”。这个计划最
后被迫中断,其根本原因是
| A.政府财政困难 | B.国内社会动荡 |
| C.日本全面侵华 | D.国共内战爆发 |
“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 B.轮番而治 | C.人民主权 | D.独立自治 |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
|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
《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
|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 |
|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 |
| 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
|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 |
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
| A.加强君主专制 |
| B.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 |
| 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
| D.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