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文人雅士常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健全人格的追求。这表明
| A.文化能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 | 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 C.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
10月11日消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回答题消息一传出,国内出版莫言作品最多的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员工们为之雀跃。据悉,到目前为止,莫言5部中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共16部作品的版权花落上海。这里的版权
| A.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
| C.是商品,因为其具有使用价值 | D.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价值 |
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确认莫言得奖的当天晚上,其代表作品《蛙》就被卖家数次涨价,买家拍下的价格从19元、20元、25.65元、26.60元……一路飙升,“促销价格”已超过书的原来标价。这充分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供求影响价值 | B.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 C.价值决定价格 | D.供求影响价格 |
我国政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如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障制度,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等。这体现了
| A.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 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 D.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
对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的,人们很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物质的,人们不太容易接受,其原因是( )
|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 B.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
| C.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没有规律的 |
| D.社会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
在热播的电视剧《三国》中,司马徽对刘备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时务”喻指( )
|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 |
| B.生产力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
| C.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 D.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与“釡底抽薪”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不一致的是( )
| A.十个指头按跳蚤 | B.画龙点睛 |
| C.提纲絜领 | D.牵牛要牵牛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