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对人类经济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和旅游的影响最为显著。下列关于地貌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和盆地地形都适合发展种植业 | B.较高海拔的山地适合发展水果生产 |
C.高海拔的高原适合发展高原畜牧业 | D.坡度>25°的山地可采取等高种植 |
下列关于地貌特点成为工程建设难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寒、冻土是制约云贵地区铁路建设的工程难题 |
B.地面沉降是制约喀斯特地区水利建设的工程难题 |
C.海水倒灌是制约平原地区施工建设的工程性难题 |
D.地基松软多流沙是制约上海地铁建设的工程难题 |
下列关于城市地域扩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兰州等地处河谷中的城市多线性狭长延伸 |
B.北京等地处平原上的城市多呈立体状扩展 |
C.重庆等地处山区的城市向四周放射状发展 |
D.上海等沿江城市主要沿河道两岸跃动扩展 |
下列人类改造地貌的活动,最容易产生负面影响而不利于科学发展的做法是
A.修筑梯田 | B.围湖造田 | C.挖掘河道 | D.填海造陆 |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
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
北京时间12月7日17时40分,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开幕,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其中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讨论的主要议题有关的是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
A.23小时56分4秒 | B.24小时 |
C.24小时3分56秒 | D.24小时48分46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