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辨。"这表明()
A事物内部都存在矛盾 B矛盾双方各有其共同之处
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D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蕴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
D.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
“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从哲学上看,漫画《闯》折射出部分人背离了( )
A.联系的普遍性 | B.联系的主观性 |
C.联系的多样性 | D.联系的客观性 |
有学生运用物理学中左右手定则对气旋与反气旋的区别进行判读,很快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这表明( )
①认识的发展受已有知识的影响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④认识事物要有创新思维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我们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探索。十五大报告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这个过程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可以摆脱客观对象的束缚
②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③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认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