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表一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表二 2008年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来源分)
注:表一、表二资料
材料一: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一国在工业化初期,都是农业支持工业。但工业化发
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该以工补农,以增强发展持续性.30年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农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8年12月8日至lO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要重视维护农民的权益。
(1)请指出表一、表二反映的主要经济现象,并就“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说明应怎样实现农民持续增收。(14分)
(2)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9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视农民增收、维护农民权益的理由(9分)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摆在建设文化强国目标已经确立的今天,人们对这一口号变成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一变化()
A.否定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 B.看到了文化对经济的决定作用 |
C.使文化的功能得到强调和尊重 | D.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
美国以外的消费者购买可口可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可口可乐承载了一定的美国文化;中国的丝绸、陶瓷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重要原因也在于“物”所承载的“道”——中华五千年文明所赋予商品的独特魅力。可见()
①文化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名牌商品的数量上
③文化是决定人的欲望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据此回答题。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
B.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
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
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某些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问题时,或由于思维定式或价值观念的差异,或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持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这警示我们 ( )
A.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
B.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
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
D.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
作家余秋雨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说明文化影响具有 ( )
①潜移默化的特点②深远持久的特点③相对独立的特点④积极主动的特点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一个只能出口机器设备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