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反应CO(g)+2H2(g) →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
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 + 510 kJ |
D.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 + 91 kJ |
15.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C)="0.4" mol / (L·s)B.υ(B)="0.45" mol / (L·s)
C.υ(A)="0.15" mol / (L·s)D.υ(D)="0.35" mol / (L·s)
14.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 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2.0molPCl3和1.0molCl2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3(g)+ Cl2(g)PCl5(g)达平衡时,PCl5为0.4mol,如果此时移走1.0 molPCl3 和0.50 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应大于0.20mol而小于0.40mol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会发生移动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3.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的pH分别为m和n(1<m<n)。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前者pH变化小 |
B.等温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CN溶液pH,后者大 |
C.HCN溶液和NaOH溶液不等体积混合后一定存在C(H+)―C(OH-)=C(CN-)―C(Na+) |
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是后者的10m-n倍 |
12.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金属铅后,c(Pb2+)增大 |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的△H>0 |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b |
B.混合溶液的pH=7 |
C.混合溶液中,![]() |
D.混合溶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