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反应CO(g)+2H2(g) →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 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 |
| 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 + 510 kJ |
| D.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 CH3OH(g) + 91 kJ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蓄电池充电时其负极应与外电源的的正极相连接 |
|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
C.已知:H2(g)+I2(g) 2HI(g);△H =-9.48 kJ/mol,若将254g I2(g)和2gH2(g)充分反应可放出9.48 kJ的热量 |
| D.已知在101 kPa时,2 g碳燃烧生成CO放出热量为Q kJ,则碳的燃烧热为6Q kJ·mol-1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1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7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
|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 D.化学计量数关系:a>b |
化学反应C(s)+H2O(g)
CO(g)+H2(g);△H>0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B.加入固体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动 |
| D.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
| 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
| C.合成 NH3反应,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
|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
用惰性材料作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当相同电量时,下列指定的电极上析出气体质量最大的是
| A.熔融的NaCl(阳极) | B.NaCl溶液(阴极) |
| C.NaOH溶液(阴极) | D.Na2SO4(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