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下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从图中可知( )
A.IA基因对i 基因为不完全显性 |
B.IA基因对IB基因为并显性 |
C.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D.该对夫妇再生一个O型血男孩的概率为1/2 |
DNA黏性末端之间的关系是
A.没有关系 |
B.有两个碱基互补配对 |
C.只有两端碱基互补配对 |
D.两个黏性末端都互补配对 |
关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花粉管通道法 |
B.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技术 |
C.为使大肠杆菌易吸收DNA分子,应先用缓冲液进行处理 |
D.在显微注射技术中,不需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
199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物体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萤火虫和烟草拥有的基因相同 |
B.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是细菌质粒 |
C.荧光素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后使其发生基因突变 |
D.需用不同的限制酶分别处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和载体DNA |
有关基因工程中的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
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载体 |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 |
D.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进行鉴定和选择时用的标记基因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平末端 |
B.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
C.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将DNA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
D.无论怎样切,都可得到黏性末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