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对上海九段沙湿地中的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据表回答问题。
表I为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底泥采样器采得各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
招潮蟹类 |
厚蟹类 |
沙蚕类 |
泥螺类 |
蛤类 |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物种 数 |
个体 总数 |
|
裸露泥滩 |
5 |
18 |
1 |
14 |
2 |
12 |
1 |
1![]() |
2 |
14 |
米草群落 |
3 |
12 |
2 |
9 |
0 |
0 |
1 |
10 |
0 |
0 |
表II为米草群落中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类群每个物种的个体数
类群 |
招潮蟹类 |
厚蟹类 |
沙蚕类 |
泥螺类 |
蛤类 |
|||
物种 |
A |
B |
C |
D |
E |
0 |
F |
0 |
个体数 |
4 |
4 |
4 |
4 |
5 |
0 |
10 |
0 |
(1)科研人员对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调查的方法是 ;
(2)调查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中大型底栖(土壤)动物的物种总数是__________;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称为___________。
(3)请根据上表判断裸露泥滩中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________(高于或低于)米草群落中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
(4)若物种丰富度指数计算公式为:
则米草群落中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是___________;
(8分)图1表示某哺乳类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图2为该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DE段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细胞。
(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细胞。丁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为。
(3)如果丁细胞中的①为X染色体,则②一定是________。
(4)戊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三个重要的生理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甲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乙过程的场所有。
(2)在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相同的单链是。
(3)对于乙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分子上。(填字母)
(4)丙图中分子l彻底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有种。
(5)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是从分子l链的端开始的。如果该链由351个基本单位构成,则对应合成完整的n链,最多需要脱掉分子的水。(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果蝇的性别决定为XY型。(为雌性、XY为雄性)。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果蝇的某一相对性状M和N,且M对N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研究表明该性状的遗传可能是从性遗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与性别相关联,雌雄差异在于杂合子,雄性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而雌性杂合子表现隐性性状)或伴X遗传。
①如为从性遗传,表现型为M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N的雄果蝇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雄果蝇中具有M性状的个体占。
②如为伴X遗传,表现型为N的雌果蝇与表现型为M的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雌雄果蝇再随机交配,F3雌果蝇中纯合子占。
(2)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组成情况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鸡杂交,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
(1)①②代表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2)激素①②在促进幼苗生长过程中具有的关系是。
(3)a浓度激素②的作用是细胞伸长,激素③的名称是。
(4)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除了图中的激素①②③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这说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人体胃酸分泌的调节途径如图所示,胃泌素(一种由幽门粘膜G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可刺激胃粘膜壁细胞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
(1)幽门粘膜G细胞中对蛋白质进行分类和包装的细胞器是,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
(2)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作用时间。
(3)通过“①→②→胃粘膜壁细胞”的途径促进胃幽酸分泌的过程中,兴奋在①上传导是(单/双)向的;胃粘膜壁细胞接收到细胞②传来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