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你提出此假设的理论依据是
。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
为此,你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首先,依次观察常温和低温下生长的洋葱根尖细胞的 。具体操作为:剪取洋葱根尖2~3mm→ →漂洗→ → →镜检。
(4)如果镜检发现 ,那么结论为
;
如果镜检发现 ,那么结论为
。
稻田生态系统是某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B.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B.图中 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⑤过程
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
B.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
C.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
D.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及其无机环境 |
B.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明显变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