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威廉二世在《致德国人民》中说:“…当敌人全副武装准备背信弃义进攻时,他们却要求我们袖手旁观。他们不让我们坚定忠诚地支援我们的盟友,而我们的盟友正在为维护她的大国地位而斗争。”其中“我们的盟友”是指
| A.英国 | B.日本 | C.法国 | D.奥匈帝国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 )
| A.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
| 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
| C.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
| 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 A.克服商业危机 | B.扩大海外市场 |
| C.对外倾销商品 | D.追逐商业利益 |
美国1787年宪法起草后,又补充了十条修正案。1791年12月15日,附有十条修正案的宪法在13个州均获得批准。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及其人民自主保留。”从其内容判断,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
| A.联邦制 | B.共和制 | C.代议制 | D.分权制 |
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 )
| 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
| 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 C.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 |
| D.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
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材料说明了( )
| 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 | 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
| 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 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