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之呼声,以及“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之檄文,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马关条约》签订后 |
| C.台儿庄战役开始前 | D.二战末期日本投降前 |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 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 |
|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
| A.协定关税 | B.领事裁判权 |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 |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
|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
|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
|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
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全国产业复兴法》无效。1936年1月6日,又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反宪法。最高法院创立140年中,总共宣布废止的法律不过60种,但现在不过一年,最高法院竟一口气把罗斯福的新法取消了11种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国最高法院法官不须经过总统任命 |
| B.美国最高法院的权力凌驾于总统之上 |
| C.罗斯福新政在推行中受到重重阻力 |
|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没有缓解经济危机 |
英国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的关系是()
| A.都由国王任命产生 | B.内阁监察首相 |
| C.内阁和首相的地位是平等的 | D.共同进退 |